現在,在都江堰可以吃到上檔次的冷水魚——鱘魚啦!
在都江堰市水務局的不斷努力下,都江堰市日興公司推出的鱘魚,作為冷水魚新一代寵兒被推上了餐桌,走進了千家萬戶,得到了旅客的認可。鱘魚被稱作“活化石”,是淡水中最大的水生動物,其肉和卵均為高檔營養食品,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尤其是用鱘魚卵加工的魚仔醬,國際市場供不應求,價格昂貴,享有“黑色黃金”的美譽。豐富都江堰市冷水魚產品種類,促進冷水魚產業的發展,提升以冷水魚為主題的休閑式餐飲旅游業層次,2012年6月8日,由都江堰市水務局主辦,都江堰市餐飲協會和都江堰市日興鱘魚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2012日興鱘魚烹飪技術培訓會”在李子園成功召開。本次培訓會屬都江堰市首次召開的鱘魚烹飪培訓會,培訓主要內容包括鱘魚宴的烹調技術與講解,此次培訓共吸引了來自全市50余家知名餐飲企業的負責人和名廚參加培訓,參加培訓的人員共計113人。

會上,市水務局副局長王良松就鱘魚的產業發展現狀、發展前景、經濟效益和規?;B殖的生產管理等內容進行了講解。王良松指出:鱘魚是一種具有極高經濟、藥用和觀賞價值的魚類,全市年產各品種鱘魚30余噸,鱘魚產業化生產初具規模,并正向鱘魚深加工、魚子醬制作等產業發展。今后都江堰將大力推廣鱘魚新品牌,推動全市冷水魚產業快速發展,讓鱘魚與三文魚一樣并驅成為都江堰市旅游業及水產業的特色亮點,形成來都江堰看鱘魚、品鱘魚的新休閑方式。王良松強調:舉辦鱘魚烹飪培訓,旨在讓大家了解鱘魚的營養價值及烹調技巧的多樣化,豐富百姓的餐桌,同時加大鱘魚產業培育力度,帶動我市第一三產業聯動發展,帶動農民致富。

都江堰市日興鱘魚繁育基地負責人張竹介紹了鱘魚營養價值、市場發展前景和各種烹飪方式,重點講述了如何進行科學合理的健康養殖、魚病防治以及鱘魚的食品安全與藥物禁用。都江堰市食安委的同志講道:在目前食品安全倍受爭議的情況下,推廣無公害無污染的冷水魚餐飲,必將受到廣大市民的青睞。
現階段在我市鱘魚烹飪技術還未普及,都江堰市李子園餐廳是目前掌握鱘魚烹飪技巧最多的餐廳之一,據李子園主廚鄧師傅講,鱘魚的制作可分為全魚清蒸、魚塊紅燒、首尾熬湯、魚骨山藥清燉、魚片泡椒、魚肉小鹵、魚脊油炸、涼拌魚皮、香油魚鼻丁、紅油生魚片、香酥魚排、涼拌魚雜、美極魚片、香菜魚丸等40多種餐桌美味,說簡單點,鱘魚的烹飪方式也可像做豬肉一樣,但營養價值遠遠高于豬肉,如鱘魚回鍋肉、鱘魚肉絲、鱘魚粉蒸、清燉龍骨等等,亦可成為普通老百姓家常菜,都江堰市日興鱘魚養殖基地所售的商品魚按目前市場價每千克50元,市民買一只小鱘魚大約2斤左右,可自己動手將鱘魚洗凈去鱗后,用生抽和豆豉清蒸8分鐘,一道香噴噴的美味即可上桌。筆者了解到,在餐廳所吃到的全魚宴(有俄羅斯鱘魚或黑龍江小體鱘魚),魚5公斤可做共12道菜,按一桌10人計算,消費金額約為680——700元之間,人均消費70元即可在都江堰青山環水的天然氧吧下享受到既高檔美味又有營養價值的全魚宴。

培訓會上鄧師傅現場宰殺鱘魚、烹調后,請來會的餐飲單位品嘗并現場交流探討,20余道以鱘魚為主原料制作的美味佳肴令人食欲大增,此次鱘魚烹飪培訓會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會后所有參會人員到了日興鱘魚養殖基地進行了實地考察。參加培訓水文食府的李老板說:“這次培訓講座給大家帶來鱘魚養殖與烹飪的豐富經驗,并希望今后能繼續得到類似的培訓與指導,以促進我市鱘魚產業的發展,今后凡是組織水產餐飲業之類的培訓與講座,我們一定都來參加”
此次推介鱘魚的各種烹飪和食用方法,受到了餐飲業和群眾的熱烈歡迎,這說明老百姓很喜歡吃冷水魚,冷水魚商業價值高,但是多數人還不知道怎樣烹飪。據都江堰市水務局局長周明講道:“我們不但要研究怎樣養殖冷水魚,還要研究怎樣烹飪冷水魚。隨著人們對冷水魚的逐漸了解和接受,都江堰市冷水魚市場需求也將會逐漸增大,而市場需求就是發展冷水魚養殖業的強大動力。隨著冷水魚總量的增加,冷水魚加工業也會應運而生,必將帶動一方百姓走向富裕。都江堰市有豐富而又優質的冷水資源,冷水魚又有著潛在的巨大市場需求,如能把握好這一發展機遇,都江堰市的冷水魚養殖和加工必將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期,使冷水魚養殖產業真正成為帶動自然保護區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充分體現冷水魚產業的社會、經濟、生態、旅游、創匯等顯著效益。
背景:冷水魚,顧名思義,就是指適應在較低水溫中生活生長的魚類,是高蛋白、低脂肪、無肌間刺的魚類。因其富含腦黃金和腦白金,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有預防心血管疾病、慢性疾病、糖尿病等病癥的效果,因而在促進人腦發育和醫學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主要食用魚類之一,在國際市場上屬中高檔魚類,經濟價值高。
都江堰市地理位置獨特,氣候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山色秀麗。境內萬山夾水,且水質好、無污染,自然冷水資源十分豐富,適宜眾多名貴優質冷水性魚類生息、繁衍。自1983年都江堰水務局嘗試引進冷水魚名貴品種進行養殖來以,都江堰市水務局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引進資金、項目,選擇適宜我市環境生長的冷水魚類,促進了全市冷水魚養殖產業高速發展。截止目前,全市冷水魚養殖占地規模達150余畝,建標準流水養殖池90余畝,年出產各類冷水魚110噸,實現產值800萬元。近年來,隨著全市冷水魚養殖業的興起,全市漁業發展旅游、休閑、餐飲特色更加顯著,內容更加豐富。因冷水魚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無公害、無污染,被社會各界消費者所肯定,倍受青睞。以冷水魚為亮點的休閑式餐飲旅游業不斷發展,年吸引成都、重慶及周邊地區旅客數量達到100萬人次以上。特別是在以冷水魚為特色的眾多大小山莊、農家樂吸引了大量休閑度假的游客,極大地帶動了當地農戶共同致富,年戶均增收2萬元以上,形成了一三產業聯動發展的產業新格局,冷水魚產業更成為了都江堰市國際旅游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江堰市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