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正剛 來源: 都江堰旅游周刊

文化名人余秋雨曾說,“要看水,千萬不可忘了都江堰。”其實都江堰不僅有好水可以看,還有好魚可以吃。當然,吃岷江野生魚,已不符合現代人的環保主張,還可能與法規相悖。幸好都江堰還出產美味的三文魚,這種魚只有甘洌的泉水才能存活,是都江堰的靈山秀水才能孕育出的一種美味。要吃三文魚,務必請到位于都江堰市胥家鎮柏河村通威(成都)三文魚有限公司示范餐廳。

三文魚刺身,你嘗過沒有?薄薄的、涼涼的生魚片,擠上幾滴檸檬汁,蘸上一點醬油加芥末,那味道想想就令人垂涎欲滴。在美味的感召下,我們沿沙西線直行,按路牌提示到達了通威(成都)三文魚有限公司。原本只是想來飽飽口福,卻無意中闖入了一個科普基地。
當地還有一個名稱,叫做九股泉。傳說在月白風清之夜,泉水中還有蓮花升起,故有“神泉”之稱。記者在現場看到,清澈的泉水中游動著各式各樣的三文魚,美不勝收,令人賞心悅目。大西洋鮭、美洲紅點鮭、狗魚……,這些難得一見的魚兒讓人大開眼界。最讓人驚異的是上百斤重的鱘魚,實在是罕見。這里不收門票,暑期里帶孩子看看那是真正漲知識呀。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里每天接待的食客有300人,看客也有300人,真是好一番盛況。
據了解,早在2000年,“通威”就在虹口鄉深溪溝養殖三文魚,并嘗試與鄉村旅游相結合。通過數年的不懈努力,“到虹口吃三文魚”這個說法在成都及周邊地區傳揚開來。經過兩年對水質的監測,2008年以后,“通威”在現址開展三文魚養殖。如今,這里已成為“現代都市觀光農業”的范本,不光是養殖三文魚,還種有機蔬菜、喂豬、養兔,基本實現了食材的自給自足。

在“通威”吃三文魚,全是現撈現做,不僅保證了食材的新鮮,也讓食客對自己的消費一清二楚。基地一位負責人介紹說,三文魚一不好養,二不好做。不好養,是因為對水質有著特殊要求。不好做,以刺身為例,刀工、衛生條件都非常講究,一般人買條魚回去,也很難做出美味來。
說著,該負責人帶我走進餐廳廚房,記者看到,廚房整體干凈、衛生、明亮。有專門做“刺身”房間,有專門做壽司的房間,在專門做烤魚的房間……,每個房間都有嚴格的衛生要求,務求顧客們吃得舒心、吃得放心。
既然來了,當然得品嘗。記者先喝了口三文魚做的魚湯,怎一個“鮮”字了得!還有薄薄的生魚片,那種口感絕對是任何美味無法替代的。烤出來的銀鮭仔,外酥里嫩。鐵板三文魚,香炸魚餃,特別符合四川人的口味。餐廳廚師長羅強對記者說,一條魚會有很多種烹飪方法,絕對讓食客們滿意。
示范餐廳自開張以來,成都“好吃嘴”們是趨之若鶩。作為一個都江堰人真是幸福,生活在青山綠水間,還有這樣的美味可以品嘗。人生若此,夫復何求呢?
訂餐電話:(028)89732115;18980550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