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世界界鱘魚保護學會(WSCS)邀請, 7月21-25日,黑龍江所副所長孫大江研究員、養殖研究室副研究員張穎博士參加了在加拿大納奈莫市召開的第七屆世界鱘魚大會。
本次大會主題為鱘魚、科學與社會--十字路口:迎接21世紀的挑戰。大會設置鱘魚基礎生物學和生態學、鱘魚種群現狀和管理、人類活動對鱘魚資源的影響以及緩解措施、鱘魚養殖業的研究和發展、捕獲和加工處理(新產品)、保護法規和國際貿易法規、鱘魚的未來等7個專題會議,鱘魚樣品的性別和成熟期的鑒定理論和實踐、鱘魚疾病的理論和實際示范、鱘魚精液冷凍保存、加工處理及產品展示、資源評估等5個技術研討會以及多項學術考察和鱘魚科貿展覽會。
共有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的328位正式代表參加,其中中國代表19人,其他國家和地區代表309人(含學科委員會代表12人)。2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位學者向大會提交了370余篇論文,各國專家做了口頭報告184篇,張貼墻報100多篇;6個國家和地區的42家機構參加會議展覽,展示了鱘魚養殖、加工和利用等的最新技術和新型產品。
會上,孫大江研究員介紹了世界鱘魚魚子醬生產的概況、中國鱘魚魚子醬開發和利用等研究成果。張穎博士做了題為“Bio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quality ofdomestic Amur sturgeon (Acipenser schrenckii) eggs ”的口頭報告并擔任了世界鱘魚養殖技術2場分組會的主持人工作,與國際同行就共同關心的研究內容和合作方向進行了交流。

會議期間,孫大江研究員一行考察了溫哥華島大學的鱘魚中心、實驗室和養殖基地,并與鱘魚中心的養殖人員就鱘魚的工廠化養殖研究做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此外,還參觀了當地的鱘魚和三文魚工廠化養殖基地。
參加本次會議進一步加強了黑龍江所在鱘魚養殖、保護領域同國際上的交流,對于擴大相關領域的國際影響以及推動在鱘魚養殖技術和保護方法領域的國際合作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