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基業,人才為本。人才強則事業強,人才興則科技興。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創新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成為創新的第一資源。要實現我所各項事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大力實施人才開發戰略,培養打造一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
2011-2020年,我所各項事業迅猛發展,成果豐碩,很大程度上源于人才隊伍的不斷壯大,他們肩負著“創新、求實、協同、育人”的重要職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經濟主戰場,圍繞漁業科技創新和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開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科技支撐等各項事業。
十年來,我們聚才引智促發展,以新力量激發創新動能。 共引進各類人才80余名,大部分人才已成為科研骨干、技術骨干、管理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其中,1位入選水科院杰出青年,4人被評為院百名英才培育計劃人選,8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1人獲農業農村部中青年干部學習交流征文一等獎。這些優秀人才為黑龍江所的發展和薪火傳承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十年來,我們梯次培養,注重長效。近來,改革開放前入黨和參加工作的同志已經或將要退出崗位,70后、80后以至90后的年輕同志成為人才隊伍的主體。這些年輕同志受過高等教育,思維活躍,勇于創新,為人才隊伍注入了生機活力。歷史上偉大科學家的魅力和胸懷以及年輕人的努力和超越,對一個學科甚至一個學派的發展至為關鍵。我們老一輩科學家始終秉持著甘當人梯、慧眼識英、獎掖后學的精神,把發現、培養青年人才作為一項重要責任。
十年來,我們創新機制,激發人才活力。為賦予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建立和完善各項制度20余項。在優化人才評價體系、暢通員工職業發展通道、完善人才激勵機制等方面有實質性突破,為打造一批在行業乃至國內具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青年英才,確保我所傳統優勢學科生生不息,新興領域學術帶頭人迅速脫穎而出,推動我所在更長的歷史時期行穩致遠提供了保障。
十年來,我們守傳道授業解惑初心,擔筑夢育人使命。共與10余所高校簽訂了聯合培養協議,培養了150余名研究生和15名博士后。我們的科研人員始終承擔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歷史使命,肩負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
2020年,我們將隆重慶祝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建所70周年。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70年歲月如歌。人才是強所的堅實根基,人才是我們改革創新的最大動力。一路走來,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始終秉承艱苦奮斗、科學發展的價值理念,開拓與創新并舉、保護與開發兼顧,不斷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樂章,為共和國漁業經濟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貢獻著自己的智慧與力量。新征程上,不管亂云飛渡、風吹浪打,我們都要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把漁業科技創新事業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