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成果名稱 |
完成單位 |
主要完成人員 |
獲獎名稱、級別 |
1 |
利用電廠余熱促進草魚提前產卵 |
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陳大欽、曲維良、王存貴、王昭明、李懷明 |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1982年國家科委、國家農委技術推廣獎 |
2 |
利用當年鯉魚苗育成商品魚的初步研究 |
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周嘉申、吳海龍、魏立賢 |
1978年黑龍江省科學大會獎勵 |
3 |
利用塑料大棚促進鯉魚提早產卵 |
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張輯五、魏立賢、王昭明 |
1978年黑龍江省科學大會獎勵 |
4 |
網箱培育鰱、鳙魚大規格魚種技術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任慕蓮、李懷明、劉海金、姜作發 |
1982年黑龍江省水產局技術改進三等獎 |
5 |
松花江干流明水期污染對漁業水質的影響和漁業環境保護問題的調查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張覺民、盧晏生 |
1982年黑龍江省水產局技術改進三等獎 |
6 |
利用生物增氧促使魚類安全越冬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大連水產學院、黑龍江省水產總公司、黑龍江省水產學校 |
魏立賢、張桂蘭、邱日彬、郭繼娥、王昭明、鮑建平 |
1984年農牧漁業部技術改進二等獎 1985年農牧漁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7年國家級科技進步三等獎 |
7 |
虹鱒魚養殖高產技術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劉雄、金國善、宋蘇祥 |
1984年農牧漁業部技術改進二等獎 |
8 |
甜菜渣養魚配合飼料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魏立賢、王荇、牛魯祺、徐國群、尹洪斌 |
1984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技術改進三等獎 |
9 |
PL81—25型鉆冰機動爬犁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連佩郎、鄔福根 |
1984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技術改進三等獎 |
10 |
TRO-3B型糊狀餌料投飼機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張若巖、張文源 |
1984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技術改進四等獎 |
11 |
松花江污染對水生生物的影響及其評價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候蓮芳、盧晏生、富惠光 |
1984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技術改進四等獎 |
12 |
LJ--I型冰下保溫增氧機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王忠良、張文源、馬俊國 |
1985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技術改進四等獎 |
13 |
黑龍江鯽魚種群的遺傳特性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沈俊寶、范兆庭、王國瑞、劉明華、劉明華 |
1985年農牧漁業部技術改進二等獎、1987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
14 |
黑龍江水系漁業資源調查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張覺民、任慕蓮、李懷明、夏重志、董崇智 |
1986年農業部專業區劃優秀成果三等獎 |
15 |
黑龍江省漁業資源調查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張覺民、任慕蓮、李懷明、夏重志 |
1986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改進一等獎 |
16 |
松花江水體環境背景值的調查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盧晏生、李再培、孫效文、候連芳、于沛芬、陳惠、 張冰艷、陳化、曹緒良、唐豫順、曹麗萍 |
1986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17 |
虹鱒稚魚高密度飼育技術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劉雄、宋蘇祥 |
1987年農牧漁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18 |
越冬期魚類流行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牛魯祺、張桂蘭、趙志壯 |
1987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技術改進三等獎 1988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19 |
黑龍江水系漁具漁法調查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黃智弘 曹廣斌 |
1987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技術改進二等獎 |
20 |
控制草魚自然產卵期的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曲維良、潘偉志、王玉蘭 |
1987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技術改進三等獎 |
21 |
三江平原地區水產資源調查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任慕蓮、姜作發、董崇智、曲秋芝、尹家勝 |
1987年農牧漁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22 |
東北寒冷地區養魚增產技術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吳海龍、孫大江 |
1988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
23 |
青海湖裸鯉人工繁殖技術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曲維良、郭佳祥 |
1988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
24 |
黑龍江草、鰱考種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王強、沈俊寶、劉青華、欒曉紅、任慕蓮 |
1988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
25 |
《中國內陸水域漁業資源》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張覺民、夏重志 |
1988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26 |
綏芬河細鱗大麻哈魚資源增殖前景論證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董崇智 |
1988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
27 |
溫流水養殖鯉魚高產技術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黑龍江省東寧縣發電廠 |
杜成禮、邵華 |
1988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
28 |
新疆吉力湖漁業資源現狀及其發展漁業生產途徑的調查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任慕蓮、姜作發、任波 |
1989年新疆阿勒泰地區科技進步二等獎 |
29 |
鯉魚飼料標準及檢測技術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張桂蘭、劉偉、徐國群、陳海燕 |
1991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
30 |
新疆柴窩堡湖漁業資源調查及合理開發 利用途徑的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新疆自治區水產研究所 |
任慕蓮、姜作發、任波 |
1991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
31 |
新疆艾比湖鹵蟲資源調查及開發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新疆自治區水產研究所 |
任慕蓮、楊文榮、姜作發、郭炎、任波 |
1992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32 |
集約化育苗技術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卜昌發、徐國群、劉偉 |
1992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
33 |
冰下大拉網螺旋式起網機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連佩瑯、黃智弘、鄔福根 |
1992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
34 |
荷包紅鯉抗寒品系及生產應用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沈俊寶、劉明華、張鐵齊、王強 |
1992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2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35 |
BWJ-I冰下保溫渦流增氧機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鄔福根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
36 |
松浦銀鯽選育及生產應用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劉明華 沈俊寶 劉剛 張鐵齊 |
1993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3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
37 |
建立冷水性魚類種質資源庫可行性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張覺民、王昭明、張輯五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
38 |
調節光照周期控制虹鱒產卵的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孫大江、曲秋芝、劉雄 |
1994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4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39 |
虹鱒全雌魚培育技術的研究 |
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王昭明、王丙乾 |
1994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4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
40 |
棉酚對主要養殖魚類的毒性作用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富惠光、葉繼丹、盧彤巖、張良 |
1994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4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41 |
虹鱒鏈球菌病的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哈爾濱市水產研究所 |
牛魯祺、趙志壯、于科、馬國軍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
42 |
北方鯉魚基因工程育種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
孫效文、沈孝宙、沈俊寶、李輝、閆學春、王燕、梁利群、劇冬紅、王鵬 |
1994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4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
43 |
大麻哈魚資源增殖技術的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黑龍江省東寧縣水產局 |
董崇智、趙春剛、金貞禮、解福君、齊樹海 |
1994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4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國家級科技進步三等獎 |
44 |
黃海大麻哈放流增殖的可行性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張覺民 |
1994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
45 |
綏芬河污染對魚類及水生生物的影響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李懷明、陳惠、戰培榮、馬國軍 |
1994年農業部漁政局監測二等獎 |
46 |
松花江制糖廢水污染調查監測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李懷明、于沛芬、戰培榮、陳惠、馬國軍 |
1994年農業部漁政局監測三等獎 |
47 |
進口虹鱒魚卵IHN病毒檢疫技術的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趙志壯、牛魯祺 |
1995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5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48 |
流化床生物濾器在循環水集約化育苗系統中的應用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戰培榮、唐玉順、劉偉、欒代會、王志遠、于劍、盧玲 |
1995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5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49 |
鯰魚人工繁殖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黑龍江省八五二農場 |
潘偉志、郭佳祥、陳聲棟 |
1995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5年黑龍江省水產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8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50 |
一次傳動槳葉式增氧機研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曹廣斌、金星、張明志、紀鋒、蔣樹義 |
1995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8年黑龍江省水產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8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51 |
LX-I型魚類越冬池冰面除雪機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金星、紀鋒、張明志 |
1995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5年黑龍江省水產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8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52 |
虹鱒IHN和IPN的防治與檢疫技術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牛魯祺、趙志壯、李世波、馬國軍 |
1995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
53 |
鱘魚類活體取卵手術技術的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黑龍江省勤得利農場 |
曲秋芝、孫大江、趙明華 |
1996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
54 |
高白鮭養殖及繁殖技術的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李懷明、牟振波、李永發、李小龍、董崇智、趙彩霞 |
1996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
55 |
德國鏡鯉選育及開發利用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黑龍江省呼蘭縣雙來漁場、黑龍江省呼蘭縣水產局 |
劉明華、沈俊寶、白慶利、尹洪濱、楊 光、孟凡彬 |
1996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6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56 |
鹵蟲資源調查及開發利用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新疆自治區水產研究所、青海省水產研究所、內蒙古水產研究所 |
任慕蓮、郭炎、王基琳、蘇榮、任波 |
1996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6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57 |
甲基汞等主要淡水經濟魚類毒性毒理的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藺玉華、張冰燕、盧建民、關海虹、李懷明、富惠光 |
1996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6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58 |
冰封型湖泊開發綜合技術研究 |
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黑龍江省852農場蛤蟆通水庫管理處、黑龍江省嫩江水產研究所 |
夏重志、姜作發、董崇智、田豐聲、趙春剛 |
1997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7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59 |
光合細菌固定化及其凈化養魚水質的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戰培榮、于沛芬、王麗華、李懷明 |
1997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7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60 |
鯉暴發性鰾炎癥防治技術的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沈陽大學、哈爾濱市水產研究所、黑龍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
牛魯祺、趙志壯 |
1997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
61 |
甜菜堿作為魚類誘食劑的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閻希柱、邱嶺泉、張立民 |
1997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
62 |
三倍體鯰魚誘導及生長試驗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尹洪濱、石連玉、沈俊寶、孫中武 |
1997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0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63 |
珍稀名貴冷水性魚類資源保護及開發利用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董崇智、夏重志、姜作發、趙春剛 |
1997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8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
64 |
灘頭雅羅生物學和人工繁殖技術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尹家勝、欒曉紅、沈俊寶、張鐵奇 |
1997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
65 |
大水面越冬冰面機動除雪機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金星、紀鋒、張明志 |
1998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
66 |
硬骨魚類卵母細胞體外培養技術的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石連玉、沈俊寶、尹洪斌 |
1998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8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67 |
松浦鯉(鯉魚當家品種)的培育及生產應用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哈爾濱市水產研究所 |
沈俊寶、劉明華、張志華、朱世龍、白慶利、王志遠、郭維士、徐明才、張笑飛、鄒 民、付增才、于保群、楊鳳華 |
1998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
68 |
稀土氨基酸配合物的合成及應用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唐玉順 王麗華 |
1999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
69 |
鯉魚抗寒性狀分析與遺傳連瑣圖譜構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梁利群、孫效文、閆學春、沈俊寶、石連玉 |
2000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3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70 |
懷頭鯰♀╳鯰魚♂遠緣雜交規模化繁育技術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潘偉志、尹洪濱、劉偉、盧彤巖、任 波、趙春剛 |
2000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1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71 |
史氏鱘苗種人工繁育及養殖技術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孫大江、曲秋芝、馬國軍、吳文化 、邱嶺泉 |
2001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4年農業豐收計劃一等獎 2005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7年黑龍江省省長特別獎 |
72 |
鉻鹽對魚生長發育及魚肉食用性影響的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黑龍江省醫科大學衛生學院、黑龍江省衛生防疫站 |
藺玉華、盧建民、富惠光、梁智龍、吳 坤 |
2001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1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73 |
錦鯉遺傳選育的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徐偉、劉剛、趙吉偉、曹頂臣、陸九韶、尹家勝 |
2002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74 |
金鱒引進及養殖技術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王昭明、王丙乾、王新軍 、沈希順、陳惠、劉偉 |
2003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3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7年中華神農科技三等獎 |
75 |
哲羅魚人工繁殖及馴化養殖技術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姜作發、尹家勝、徐偉、匡友誼、曹廣斌、曹鼎臣、李永發、馬波、賈鐘賀 |
2003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二等獎 |
76 |
細鱗魚全人工繁殖技術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牟振波、姜作發、王炳謙、李永發、王志遠 |
2003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二等獎 |
77 |
鱘鰉魚人工繁育與雜交技術及產業化開發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潘偉志、王鵬、趙春剛、葉繼丹、尹家勝、陳軍 |
2004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78 |
鯉魚當家品種苗種培育和養殖技術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劉明華、白慶利、王志遠、徐明才、徐 偉、朱世龍、金憲、李建興、張卓、郭家祥、于保群 |
2004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79 |
陸封型大西洋鮭及金鱒引進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夏重志、牟振波、陸九韶、李永發、曹廣斌、王 斌、夏永濤、劉成剛 |
2005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
80 |
索氏六須鯰精巢組織結構及精子發生的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東北林業大學 |
尹鴻斌、潘偉志、孫中武 |
2005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81 |
施氏鱘人工培育全雌技術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曲秋芝、孫大江、馬國軍、王念民、張 潁 |
2006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82 |
松荷鯉(高寒鯉)的培育及生產應用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白慶利、徐 偉、李池陶、曹頂臣、毛崇林、李建興 、石連玉、郭佳祥、王志遠、朱世龍、徐明才、金 憲、鄒 民 |
2006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83 |
黑龍江大麻哈魚產卵場、鱘鰉洄游通道及興凱湖翹嘴鲌產卵場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戰培榮、劉海金、陳中祥、盧玲、王海濤、趙彩霞、王崇、薛玲玲、周長海、李延松 |
2006年農業部漁業生態環境監測優秀成果二等獎 |
84 |
烏蘇里擬鲿人工繁育及規模化養殖技術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黑龍江省撫遠縣科技局、黑龍江省雞西市水產研究所 |
潘偉志、王鵬、趙春剛、葉繼丹、尹家勝、陳軍 |
2007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85 |
扁吻魚生物學研究和人工繁殖試驗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新疆自治區水產研究所 |
任慕蓮、郭焱、張人銘、任波 |
2007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
86 |
中國內陸冷水性魚類漁業資源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董崇智、姜作發、戰培榮、馬波 |
2008年中國水產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
87 |
史氏鱘人工繁育及養殖技術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孫大江、曲秋芝、馬國軍、吳文化 、邱嶺泉、梁紅軍、許平、劉紅柏、王斌、孫惠武、夏永濤 |
2008年農業部豐收一等獎 |
88 |
哲羅魚規模化繁育技術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尹家勝、姜作發、徐偉、匡友誼、王炳謙、佟廣香、白慶利、尹洪斌、關海紅 徐奇友、張穎 |
2008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8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89 |
鱘魚繁育及養殖產業技術與應用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孫大江、莊平、曲秋芝、章龍珍、王斌、馬國軍、張濤、李來好、葉維鈞、朱華 |
200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90 |
冷水性魚類封閉循環式養殖技術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曹廣斌、蔣樹義、韓世成、陳中祥、劉永、戰培榮、朱明瑞 |
2009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91 |
主要水產養殖種微衛星標記開發與鯉的分子育種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孫效文、梁利群、魯翠云、匡友誼、曹頂臣、張曉峰、閆學春、常玉梅、耿波、賈智英、佟廣香、李超 |
2009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1年中華農業科技一等獎 2013年中國水產學會范蠡科學技術一等獎 |
92 |
松浦鏡鯉新品種選育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石連玉、李池陶、賈智英、胡雪松、徐偉、安福臣、杜海清、李迎紅、關忠志、薛淑群、葛彥龍、祖秀杰 |
2009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1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93 |
重(魚骨)魚人工繁殖技術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徐偉、李池陶、耿龍武、曹頂臣、尹洪斌、胡雪松、關海紅、佟廣香、薛淑群、劉紅柏 |
2009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9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二等獎 |
94 |
卡拉白魚的引進、人工繁殖及養殖技術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藺玉華、耿龍武、Iskandar.M、袁龍福、王信海、姜秋俚、吳文化、劉小勇、劉博 |
2009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9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95 |
魚體中三種特定化學污染物的提取及分析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戰培榮、陳中祥、王海濤、孫言春、冷凱良、丁蘊錚、郭軍、楊桂玲、盧玲、趙彩霞、劉偉、周明瑩、孫偉紅、楊旭、孫娜 |
2009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
96 |
優質冷水性魚類種質資源保存技術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賈忠賀、白慶利、李建興 |
2010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97 |
白點鮭苗種規模化繁育技術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李建興、張永泉、王炳謙、白慶利、沈希順、王昭明 |
2010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
98 |
白斑紅點鮭引進及人工繁殖技術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王炳謙、王昭明、張永泉、白慶利、谷偉、戶國、藏淑梅、沈希順、韓英 |
2011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
99 |
大麻哈魚規模繁育及放流增殖技術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劉偉、趙春剛、潘偉志、陳軍、王秋實、尹家勝、唐富江、馬波、關海紅、尹洪濱、戰培榮、王維坤、王金 |
2011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
100 |
施氏鱘等幾種魚類中藥免疫制劑的研究成果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劉紅柏、錢 續、盧彤巖、王炳謙、李紹戊、趙吉偉、王 荻、張穎、佟廣香、尹家勝 |
2011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
101 |
魚類重金屬含量分析及金屬元素檢測技術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王海濤、戰培榮、陳中祥、覃東立、盧玲、趙彩霞 |
2011年黑龍江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102 |
白斑紅點鮭種質引進及規模化繁育技術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王炳謙、張永泉、白慶利、谷偉、戶國、藏淑梅、沈希順、王昭明、韓英 |
2012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103 |
快速生長轉基因鯉安全性評價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梁利群、孫效文、閆學春、常玉梅、曹頂臣 |
2012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
104 |
哲羅魚遺傳資源開發及家系選育策略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佟廣香、匡友誼、尹家勝、徐偉、張永泉、白慶利、耿龍武、關海紅、孫效文 |
2012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
105 |
山女鱒和虹鱒種間雜交技術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張玉勇、白慶利、賈智英、紀 鋒、張永泉、牟振波、石連玉、徐革鋒、王長安、賈忠賀 |
2012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
106 |
鮭鱒魚類精子超低溫保存技術研究及應用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徐革鋒、牟振波、韓英、尹家勝、王荻、劉洋、張玉勇、李永發、谷偉 |
2012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二等獎 |
107 |
松浦紅鏡鯉新品種培育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石連玉、李池陶、賈智英、胡雪松、葛彥龍 |
2013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3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108 |
松浦鏡鯉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石連玉、李池陶、賈智英、胡雪松、葛彥龍 |
2014年黑龍江省省長特別獎 |
109 |
山女鱒引進馴化及規模化養殖技術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王炳謙、賈智英、白慶利、谷偉、戶國、張玉勇、王偉、賈鐘賀、楊秀、程葆春、王昭明 |
2014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4年黑龍江省農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
110 |
細鱗鮭苗種規模化繁育技術研究與示范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牟振波、徐革鋒、辛向東、張輝、劉洋、李永發、張玉勇、白慶利 |
2014年黑龍江省農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5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111 |
北方地區淡水主養魚類出血病綜合防治技術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盧彤巖、李紹戊、王荻、劉紅柏、趙吉偉、尹家勝、張穎、徐黎明 |
2014年黑龍江省農業科學技術二等獎 |
112 |
嫩江干流水生生物物種資源調查及下游健康評價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霍堂斌、姜作發、韓英、于洪賢、金憲、李喆、劉曼紅、袁美云 |
2014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
113 |
哲羅魚營養需求、投喂策略研究及高效飼料開發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徐奇友、王常安、尹家勝、許紅、白慶利、賈鐘賀、趙志剛、孫世德、羅亮、李晉南、王連生 |
2015年黑龍江省農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6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114 |
鯉魚高抗新品種選育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賈智英、石連玉、李池陶、李強、葛彥龍、張玉勇、胡雪松、李寶 |
2015年黑龍江省農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6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115 |
鮭科魚類系統分類及保護遺傳學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馬波、王炳謙、張穎、李雷、戶國、霍堂斌、李喆、王繼隆、孫鵬 |
2015年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
116 |
鯉優良品種選育技術與產業化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孫效文、石連玉、董在杰、馮建新、徐鵬、梁利群、俞菊華、李池陶、魯翠云、白慶利 |
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117 |
哲羅魚規模化繁育與產業化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尹家勝、徐偉、匡友誼、佟廣香、張永泉、徐奇友、李玉鳳、李滿江、譚清偉、李曉青、王洪波、孫劍、梁雙、代明山、王炳剛、馬秀風、辛向東、劉洪宇、李想、黃明彬、田小青、李宇光、楊鐵成、甄鳳博 |
2016年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二等獎 |
118 |
大鱗鲃的引進及苗種培育技術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徐偉、耿龍武、姜海峰、藺玉華、李晨宇、曹頂臣、劉曉勇、曹廣斌、佟廣香、葛彥龍、李池陶、孫慧武、麥麗坎、齊倩 |
2016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
119 |
東北地區淡水魚源嗜水氣單胞菌特性及菌蛻疫苗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李紹戊、王荻、盧彤巖、劉紅柏、趙吉偉、尹家勝、張金玉、徐黎明、賈鐘賀、陳文軍、曹永生、趙景壯 |
2016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二等獎 |
120 |
漁業水域特定危害因子風險評估技術與應用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覃東立、王海濤、姜海峰、黃曉麗、陳中祥、湯施展、吳松、白淑艷、郝其睿、高磊 |
2016年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
121 |
哲羅魚全人工繁殖和養殖技術體系構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水產研究所、阿勒泰地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大興安嶺地區水產總站、牡丹江市水產科學研究所 |
尹家勝、徐偉、佟廣香、匡友誼、張永泉、徐奇友、白慶利、王常安、李紹戊、賈鐘賀、徐黎明、王天才、李勝、李玉鳳、楊秀、徐革鋒、張穎、盧彤巖 |
2017年中華農業科技一等獎 |
122 |
洛氏鱥苗種規模化繁育技術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水產研究所 |
張永泉、徐偉、白慶利、姜海峰、趙興輝、耿龍武、牛貴武、佟廣香、尹家勝、張慶漁、牟振波、李晨宇、李紹戊、艾丹、李滿江、朱翥、付鵬 |
2017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7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
123 |
“鱘龍1號”新品種選育及應用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水產研究所、杭州千島湖鱘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鱘魚繁育技術工程中心 |
張穎、王斌、紀鋒、劉曉勇、王念民、夏永濤、孫大江、許式見、宋聃、吳文化、戶國、李紹戊、魯翠云、程磊、呂偉華、董曉麗、盧彤巖、劉洪柏、徐偉、張德民 |
2017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
124 |
雅羅魚耐鹽堿機制及種質開發利用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水產研究所、黑龍江省綏濱縣水產局 |
梁利群、常玉梅、孫博、蘇寶鋒、任波、張立民、牛立國 |
2017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
125 |
鏡泊湖蒙古鲌苗種培育及增養殖技術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水產研究所 |
耿龍武、尹家勝、姜海峰、徐偉、張德民、佟廣香、劉力、劉長峰、李晨宇、曹頂臣王金萍、杜淮章、張菁華、李艷浩 |
2018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8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
126 |
北方鯉體內典型漁藥殘留風險管控技術研究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水產研究所 |
孫言春,韓世成,吳金珠,崔聞宇,王海濤,杜寧寧,葛彥龍,吳松,湯施展,陳中祥,黃麗 |
2018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18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
127 |
易捕鯉新品種培育及應用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水產研究所 |
石連玉、李池陶、李迎宏、賈志英、杜海清、胡雪松、葛彥龍、尚梅、王世會、張秋軍、馬波、白慶利、沈俊寶、劉明華、毛崇林 |
2018年水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
128 |
北方鯉魚池塘生態養殖技術研究及應用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水產研究所 |
徐奇友、趙志剛、王連生、羅亮、李晉南、閆有利、董曉麗、都雪、王常安、祖岫杰、劉鐵剛、肖祖國 |
2019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129 |
耐鹽堿大鱗鲃人工馴養技術與產業化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天津市天祥水產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漁夫水產技術開發中心 |
徐偉、耿龍武、姜海峰、苗建發、劉曉勇、藺玉華、何海龍、佟廣香、楊健、李晨宇、苗建新、趙志剛、曹頂臣、李崇文、王常安、魯翠云、孫慧武、葛彥龍、苗建生、買麗坎 |
2019年中國水產學會范蠡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