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正式發布《黑龍江省2018年科學技術獎勵決定》,由黑龍江所完成的“鏡泊湖蒙古鲌苗種培育及增養殖技術”和“北方鯉體內典型漁藥殘留風險管控技術研究”2項成果分獲科技進步二、三等獎。
獲得黑龍江省2018年科技進步二等獎的“鏡泊湖蒙古鲌苗種培育及增養殖技術”成果以黑龍江鏡泊湖的特產魚類--鏡泊湖蒙古鲌(俗稱紅尾)為研究對象,歷經近十年的科學研究,查清了該魚繁殖生理學和發育生物學規律,掌握了誘導親魚發情產卵和受精卵孵化等技術,國內首次實現了全人工繁殖;解決了苗種出池捕撈死亡率高的問題;提升了人工養殖蒙古鲌的營養品質和生長性能;形成了鏡泊湖蒙古鲌人工養殖技術操作規程。為應對近年來由于環境及人為因素造成的資源量急劇下降的現實問題,提出了禁漁制度、增殖放流制度,并連續多年在原棲息地開展增殖放流活動,為鏡泊湖蒙古鲌的種質資源保護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獲得黑龍江省2018年科技進步三等獎的“北方鯉體內典型漁藥殘留風險管控技術研究”成果通過藥物殘留檢測方法的研制,在國內首次系統的完成了4類9種藥物在鯉中的代謝殘留規律,構建起藥物殘留評價模型(PBPK),為開展質量安全監測提供了必要的科學工具。該成果解決了因很少針對某一主養品種進行系統代謝和殘留研究而導致的數據之間缺乏可比性的問題,為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提供了理論支持和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