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亚洲综合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幕精品,国产91一区二区三区,直接在线观看的三级网址

簡體 繁體
今天是:


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您的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動態中心 漁業動態 正文
漁業動態

云南騰沖:冷水魚產業成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突破口

日期:2017-08-08 00:00 作者: 來源: 字體大小[  ]

云南騰沖:冷水魚產業成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突破口

趙興陽李穎,段培明

騰沖養殖場效果圖

騰沖市地處我國云南邊陲,擁有得天獨厚的冷水資源,境內多年平均地表水徑流量達80億立方米;地下水年徑流量達23億立方米,有地下出露泉眼502處,年出水量4.3億立方米。豐富的水資源和類型多樣的水域,為開發特色魚類養殖產業,尤其是冷水魚養殖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建成全國冷水性魚類養殖示范區

“十二五”期間,騰沖市水產養殖業發展迅速。五年時間,水產養殖面積從2010年的1.09萬畝增加到2015年的1.86萬畝,年均遞增11.38%;水產品產量從2010年的5100噸增加到2015年的9300噸,年均遞增12.77%;漁業經濟總產值從2010年的0.69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1.65億元,年均遞增18.98%。2016年,新落成的三岔河水庫為全市增加了近1萬畝的養殖水面,全市水產養殖面積增至2.85萬畝,水產品總產量1.06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1.96億元,成為農業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騰沖市委、市政府把漁業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一個突破口,利用豐富的冷流水資源及電站庫區大水面資源,努力打造高原特色漁業,重點發展高端冷水性魚類養殖,提出了“兩條魚”戰略思路:“十三五”期間,依托檳榔江流域良好的水資源,引進中外合資濱鯤中智三文魚公司,建設從苗種繁育、飼料加工、深水網箱養殖到魚產品深加工的一條龍三文魚產業化項目;依托優質地下出露泉水及豐富的山泉溪流水資源,引進陽淦鱘魚公司,以荷花鱘魚莊園為龍頭建設集鱘魚養殖、加工、銷售為一體,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鱘魚產業化項目。通過兩個項目帶動,騰沖形成了年產冷水性高端魚1萬噸以上,綜合產值10億元以上的特色養殖產業,成為全國冷水性魚類養殖示范區之一。

冷水魚產業發展仍有潛力可挖

騰沖市地處橫斷山脈偏西,水氣充沛,孕育了豐富的水能資源,有龍川江、檳榔江、大盈江三大水系。全市共有水域面積12.6萬畝,其中池壩塘0.55萬畝,水庫(含在建電站庫區)5.7萬畝,湖泊0.24萬畝;可養魚稻田14萬畝;此外還有豐富的地熱水和冷泉水資源可供開發利用。豐富的水資源為騰沖市發展漁業生產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由于地形地貌及河谷深切的原因,騰沖市特有魚類品種較多,據調查,全市分布有魚類5目13科39屬60種(亞種),兩棲類2目7科11屬20種(亞種);浮游植物55種;浮游動物37種;著生藻類22種;底棲動物22種;水生經濟植物27種。開發漁業生產種質資源及漁用餌料資源十分優越。

騰沖市是云南旅游二次創業的唯一綜合試點市(縣),也是云南旅游的后起之秀,神奇美麗的自然風光,厚重的歷史文化,熱情好客的人民,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2015年全年共接待海內外游客近700萬人次。游客的到來拉動了當地旅游經濟快速發展,市場對水產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為漁業養殖拓展出巨大的發展空間。

此外自1975年設立縣魚種站起,騰沖市打造出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漁業技術隊伍,能夠承擔各項科普與技術推廣任務,多次獲得省、市、縣科技推廣獎,為當地漁業產業發展發揮了保駕護航功效。

冷水魚產業發展仍存在制約瓶頸

騰沖市養殖冷水魚雖然已有十余年歷史,但由于養殖場規??傮w偏小,生產的商品魚均以鮮活產品銷售為主,尚無企業開發深加工產品。鮮活商品銷售存在運輸、保鮮等制約因素,導致市場容量有限,總體發展緩慢。在拉長水產養殖產業鏈條,將水產品與旅游產業結合,開發冷凍水產品、真空包裝熟食等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食品方面還需要大做文章。

水產養殖朝著專業化、標準化、規?;?、集約化和市場化發展過程中,產業化龍頭企業承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水產龍頭企業是提高漁業組織化程度、加快漁業發展方式轉型升級、帶動漁農民增收致富的領軍人。冷水魚養殖所需投資較大,騰沖市還未出現能夠引領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不能形成龍頭企業品牌效應也是致使產業發展不足的原因之一。

在產業支撐方面,騰沖市沒有專業的冷水性魚類水產苗種繁育場,極大地限制了產業發展步伐。水產苗種是水產養殖業最活躍、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也是水產養殖業最重要的物質基礎。沒有優質、穩定的苗種供應,漁業發展動力不足。想要從事冷水魚養殖的百姓,獲取技術的渠道還不夠暢通,當地技術推廣部門經費、人手有限,能夠提供的公益性技術指導和培訓不足以支撐產業全面發展。

此外,由于冷水魚銷售價格較高,且當地百姓對其烹飪方法還不熟悉,導致鮮活銷售主要針對飯店等旅游餐飲市場。冷水性魚類不能成為當地百姓桌上的家常菜,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魚類銷量。

推動產業發展需扎實開展工作

為全面推動冷水魚養殖產業發展,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這一目標,當地漁業部門今后應繼續推進漁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利用豐富水資源及地表出露泉水,發展冷水性魚類養殖;利用城市郊區、重點漁區,發展觀賞魚養殖和休閑漁業;利用廣大農村的天然條件,大力發展稻漁綜合種養;鼓勵、扶持水產品加工業,全面促進漁農民收入穩步增長,實現漁區經濟穩定協調發展。

積極推進漁業產業化進程。扶持、培育龍頭企業與中介組織,推動水產品加工業發展,在切實抓好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基礎上,努力開拓國內、國際市場,以高質量、高水平的產品增強漁業產業市場競爭力。

拓寬渠道加大漁業生產要素投入。利用各種宣傳媒體提高漁業知名度,讓當地百姓認識漁業、支持漁業,廣泛籌集社會資本和群眾自有資金投入漁業生產,變部門行為為社會行為。同時在政府引導下,利用資源引資金,利用政策引人才,利用市場引技術,全方位、多渠道加大漁業生產要素的投入。

完善漁業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漁業服務機構自身建設,切實做到有場地(辦公場所、培訓場所、試驗示范生產基地),有設施(基本的工作設施和服務設施,如辦公用具、儀器等),有高素質隊伍(縣級推廣機構專業技術崗位不得低于機構崗位總量的百分之八十)。

加強資源環境保護。積極開展和規范資源養護與增殖,保護水生野生動植物,加大污染事故調查處理和工程項目生態補償力度,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切實維護漁業利益和漁民利益,提高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堅持科教興漁戰略。采取多種形式提高漁業從業人員素養,開展漁業技術培訓,鼓勵職工和養魚戶積極參加自學、函授等學習。以新技術、新品種引進和生產方式改革為重點,加大科技推廣的規模和力度,提高增產、增收手段的科技含量,建立和完善水產社會化服務體系,確保全市水產養殖產量實現快速增長。(1.云南省騰沖市水產工作站 2.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

打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贤县| 临漳县| 益阳市| 抚远县| 乐安县| 吉安县| 沭阳县| 绿春县| 遵化市| 大邑县| 自贡市| 吴忠市| 双辽市| 南华县| 吉隆县| 马边| 定州市| 莆田市| 嘉荫县| 博爱县| 新龙县| 兴和县| 西峡县| 左贡县| 望奎县| 鄂托克前旗| 三河市| 房产| 海南省| 东丽区| 赣榆县| 淄博市| 东宁县| 永春县| 松潘县| 垫江县| 新乡县| 兴城市| 阳春市| 石柱| 孝昌县|